永修县云山水库
2024年,江西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暴雨洪水侵袭,全省多地水位迅速上涨,众多河流超警,防洪形势异常严峻。面对这场考验,江西水利部门积极践行“两个坚持、三个转变”防灾减灾救灾理念,全力以赴,成功抗御14次编号洪水、鄱阳湖第七高水位洪水,有效抵御46河117站次超警洪水以及修河、锦江超历史纪录洪水,顺利实现“人员不伤亡、水库不垮坝、重要堤防不决口、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”的防汛“四不”目标。
在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方面,江西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。
水库是防洪的“王牌”。166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工,提前完成“五年任务三年完成”的目标;乐平水利枢纽、12座新建中型水库纳入国家补助范围,主体工程建设快速推进。强降雨期间,各地严格落实“一库一策”防垮坝措施,安全管理员加密巡查,及时排除隐患。修河洪水期间,柘林水库拦蓄洪量16亿立方米,最大削峰率56%,大大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。
展开剩余60%堤防是防洪的重要屏障。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提前4个月完工,加固整治堤防千余公里。在2024年洪水高峰时,超警堤线长达2100公里,各地按照“四个六”要诀开展全覆盖无死角巡堤查险,累计投入56万人次,成功处置491处较大险情,确保堤防安全。
蓄滞洪区是防洪的“底牌”。康山、珠湖、黄湖、方洲斜塘4个国家级蓄滞洪区建设全面加速。同时,修订完善蓄滞洪区运用预案,开展鄱阳湖非法矮围治理和非防洪建设项目排查整治,维护蓄滞洪区功能,为应对洪水做好充分准备。
江西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“三道防线”。强化顶层设计,印发实施意见并编制建设规划;升级项目建设,新(改)建水文站点2200多处,建成3部水利测雨雷达并启动组网建设2组,打造多个现代化示范站和特色水文站。这些举措释放出强大的叠加效应,在实际防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例如,2024年4月初,利用婺源测雨雷达提前7小时预报三都站洪峰水位,误差缩小到0.15米,成功帮助34人避险;6月,利用测雨雷达预报乐安河3场洪水过程,误差在0.10至0.30米之间,预见期较落地雨提前0.5小时,为抗洪抢险争取了宝贵时间。
在防御工作体系上,江西坚持“三位一体”。健全责任落实机制,“第一响应”扛牢水旱灾害防御职责,与应急管理部门协同作战,“第一现场”落实各类责任人10万余名,并加强督查;健全调度指挥机制,针对不同场次洪水提前研判,前置抢险队伍和物资,推广“以车代仓”“以船代仓”等做法;健全决策支持机制,充分发挥175人省级防汛专家的技术优势,动态轮换、实时评估圩堤风险。2024年7月3日,鄱阳县角丰圩发生管涌险情,省级专家迅速响应,综合运用多种措施,成功化解危机。
今年,面对可能到来的洪水威胁,省水利厅已启动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,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加强监测预报预警,紧盯小型水库、山洪灾害、中小河流等防御重点环节,积极打好备汛“主动仗”,为夺取今年水旱灾害防御胜利奠定坚实基础。
★
发布于:北京市